东方亿鹏屡获殊荣:民营制造业在变局中的坚守与发展
近日,旅顺口区举行“益企兴区 共链融通”企业家座谈会暨“产业生态提质升级2025”系列活动启动会,表彰过去一年在各自领域取得斐然成绩,为“强链条、稳增长”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企业典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积极营造尊重企业家、尊重创业者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振信心,激发干劲,为打好“十四五”规划收官决胜之年,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凝聚强大合力。
会上,大连东方亿鹏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荣获旅顺口区政府颁发的2024年度“稳增长特殊贡献奖”,东方亿鹏董事长邢鹏万参加座谈会并上台领奖。这是东方亿鹏继获得大连市旅顺口区“纳税大户”、“经济贡献奖”等殊荣后再次得到地方政府肯定。东方亿鹏不仅展现了优秀民营企业的韧性,也为当前复杂经济环境下如何发展民营实体经济提供了启示。
二十年坚守:制造业“硬实力”的样本
东方亿鹏的成长轨迹堪称民营制造业的典范。二十多年来,企业始终筑牢根基锚定实体经济,其产品覆盖石油炼化、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燃气、新能源、新材料、核工业、军工及环保等领域,逐步成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并跻身辽宁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辽宁省“创新型中小企业”,连续多年跻身“大连市制造业企业100强”,并一度荣进“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行列。这种对主业的长期专注而不盲目多头经营,恰恰是民营企业抵御风险的核心能力。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今天,这种“深耕一域”的定力似定海神针尤为珍贵。
创新驱动:产学研联盟增强智能制造
面对国际产业链重构压力,东方亿鹏选择以创新破局。企业先后与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大连物化所、北京化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进行产学研合作,发起成立“辽宁东方亿鹏重型装备产学研联盟”,通过提高成果转化率增强智能制造水平,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这一路径直指中国制造业的痛点——附加值不足。数据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左右,而类似东方亿鹏为中石化成功制造世界级超大型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实践表明,民营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协同创新,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力,提高成果转化率,增强智能制造抢占价值链高端。
复兴伟业:民营经济的时代使命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单边主义抬头、关税壁垒增多、供应链断裂等多重挑战。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地缘政治紧张和地区冲突对国际国内双循环经济都造成了更大的冲击。但东方亿鹏的案例印证了民营经济的独特价值。民营企业为国家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东方亿鹏不仅成为当地纳税大户,更是连续多年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言而喻。
面对国内外大环境,东方亿鹏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以不变应万变,把公司全球化发展作为战略目标,把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战略发挥极至,并把目标市场投向海外,大力拓展“一带一路”海外贸易,产品远销海外一些国家和地区。民营企业是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民族复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今年全国两会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加速,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为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
破局之道:护航与企业自强
要释放民营经济活力,需双轮驱动:一方面需通过立法保护产权、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另一方面,企业自身须发扬企业家精神,在技术创新、管理升级上持续投入。正如东方亿鹏所示范的,只有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内生动力,增加科技投入和企业数字化发展,增强智能制造,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才能在“百年变局”中实现突围。
站在新起点上,中国民营经济正迎来历史性的春天。东方亿鹏的发展证明:坚守制造业本分、拥抱创新变革的民营企业,完全有能力在大风大浪中成长为“小巨人”。当更多企业走上这条高质量发展之路时,中国经济的韧性必将进一步增强。
民营企业家精神可赞,民营经济大有可为!